公示期内有异议的,应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市创新办、市科技局负责对异议进行处理。
(来源: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其中,日照青苹果置业有限公司以121000万元竞得聊城路以南、烟台路以西、济宁路以东的2019A-42号地块,用途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
记者从日照公交能源集团了解到,因314省道(涛汤线)日照段封闭施工,临时封闭涛雒镇(204国道以西)至巨峰镇中学,致使途经该道路的C508路、C116路、C515路、C516路和C528路城乡公交无法正常通行。调整为:沿204国道往南经观海西路往西,经丁肇中实验学校、丁家官庄村、松林村、东石梁头村、西石梁头村至李潭崖村路段往返运行。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减少因道路施工给乘客带来的出行不便,目前,日照公交能源集团临时调整上述5条线路,待施工完毕后再恢复原线路运行。一、C508路(日照西站至碑廓)、C516路(日照路首末站至大王家沟)调整情况:调整后:原204国道与深圳路交会处往南经田家园村、尹家廒头村、海洋文旅至涛雒镇政府;沿314省道往西经涛雒卫生院、蒿岭村、平家村、马疃村、巨峰初级中学、日照第三中学路段往返暂停运行。调整为:沿青赵线往西经东青墩村、大芳沟村、高兴镇政府、郭家庄村、巨峰交管所至巨峰镇政府恢复原路段往返运行。
四、首末班时间、票价及间隔调整后票价不变,首末班时间不变。三、C116路(日照路首末站至李潭崖)调整情况:调整后:下行原314省道往西经涛雒卫生院、蒿岭村、李潭崖村北路段暂停运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又随市领导或自己单独14次进京、20余次赴省,以加速日照发展的使命感,千方百计做好争取工作。
地级日照市建立后,鉴于日照市是由地级市直接领导乡镇的筒子市模式,难以发挥有效的地级市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日照市的行政区划,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尽快争取上级解决日照市设区带县的决定。我随李尔孝副书记和省政府办公厅有关人员到国务院汇报。锲而不舍在冻结中日照升为地级市经过省、市领导的多次汇报和努力争取,在时任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和分管常务副部长的热切关心和支持下,民政部于1989年4月下旬,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地改市和县级市升格及县改市审批意见的函》,建议国务院对山东省日照市和辽宁省锦西市(今为葫芦岛市)区划调整问题尽快批准为好。全文如下: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关于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的请示》及九月八日《关于日照市升为地级市后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意见的报告》收悉。
同意日照市升为地级市,其行政区域不变,不增加人员编制。在此情况下,为进一步做好争取工作,1988年10月中旬,时任临沂行署副专员兼日照市委书记王家政,向省政府领导汇报了进京争取日照市升格遇到的困难,并请求省政府领导出面,帮助做好民政部和国务院的工作。
尔后,根据民政部领导提出的再落实几个大项目的要求,我随王家政书记带着《日照市近期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和已签协议及议项的钢铁厂、发电厂等大项目情况,再次与民政部领导汇报,并说如果解决了升格问题,将有利于这些大项目的落实,促进日照经济发展。并把解决日照市升格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会后,民政部综合会议情况和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会议情况的报告,国务院领导在此报告上作出县级市升格在近两三年内暂缓办理,县改市也要有计划的进行的批示。按照当时国家规定的设立地级市的标准,民政部认为日照市尚有多项指标达不到。
(作者为市民政局原调研员)。回顾当年跑升格的那一幕幕,一趟趟北京、一次次汇报、一个个不眠之夜,仿佛就在眼前……优势尽显行政区划调整迫在眉睫1985年3月22日,国务院以〔85〕国函字43号文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港办事处(1984年设立),建立日照市(县级),并于是年5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从而结束了日照县治的历史,使日照跨入了城市的行列,从此揭开了日照历史新的一页。日照市升为地级市后,成为当时全省的16个市地(不含1992年11月升格的莱芜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日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加速日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搭建起新的平台,也圆了日照人追求发展的梦。30年后的今天,日照已今非昔比,一座生态宜居、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兴港城在黄海之滨崛起。
《通知》中说: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1989〕43号文批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其行政区域不变,不增加人员编制。是年5月上旬至中旬的赴京汇报,是争取我市升格的最后一次赴京汇报,也是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
在取得上级同意后,于1988年6月5日,市政府先后向临沂行署和省政府正式呈报了《关于要求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的请示》。经过反复汇报争取,民政部于1989年1月中旬,向国务院正式报送了《关于批复山东省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的请示》,拟同意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意见。
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民政部对行政区划变更的审批进行了冻结。到1989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我所经历的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的争取过程辛崇法今年6月12日,是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30周年。成功从来与艰巨相伴。为充分发挥日照的港路和区位优势,加快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提请上级将县级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纳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此时虽然我已由原来的县级市民政局副局长调整为地级市民政局的人秘科长,不再分工此项工作,但根据市领导的安排,我又投入了日照市设区带县的争取工作。
民政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此后,我又随同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房训佐向省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汇报了日照市在争取升格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三点建议。
1989年11月5日,地级日照市正式对外办公。望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和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日照市的组建和交接等工作。
在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和民政部的支持下,1992年12月7日,国务院领导作出日照市设区带县的批示,同意设立日照市东港区,将潍坊市的五莲县、临沂地区的莒县划归日照市管辖(民行批〔1992〕158号)。省委、省政府对报请日照市升为地级市高度重视,在责成省民政厅论证的基础上,作了认真研究,认为随着日照港和兖石铁路的启用以及日照临海工业的兴起,日照市仍为县级市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意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即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的请示》。
日照辖一区带两县,不仅扩大了日照市的城市规模,也解决了地级市直接领导乡镇的筒子市弊端,理顺了关系,使日照市的行政区划得以完善,为推进日照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突破坚冰绘新城。日照市升格后不设区,不带县,不增加人员编制。回顾这一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从1985年3月日照撤县建市,到2004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日照市岚山区,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日照市先后进行了四次重要行政区划调整,正是由于国务院对日照市行政区划的适时调整,为日照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日照已不再是昔日的小县城,经济社会事业已步入了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为屹立于黄海之滨一座生态宜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实践证明,当年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行政区划也出生产力。
会上,民政部领导在报告中把日照市作为一个例子,说像日照市(县级市)虽然目前一些指标还不能完全达到升为地级市的标准,但日照市有着港口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早升格要比晚升格发展的更要快。正当民政部对我市升格纳入工作议程时,10月下旬,国务院责成民政部召开了国家近20个部委的专家和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对实行市管县(市)、市升格和县改市等行政区划工作进行论证和征求意见。
二是,升格遭遇冻结。值此日照市建市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当年曾为争取日照市升格做出奉献以及始终关心和支持日照市发展的人们。
汇报后,省政府领导同意市领导提出的给民政部发一个催办函的建议,并让我们代省政府拟稿。冷炳豪 摄影日照市升为地级市后,又经设区带县和设立岚山区(国务院2004年9月批准设立日照市岚山区)。
在争取批复的过程中,出人意料地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无疑为民政部审核和国务院批复日照市升格增加了相当难度。当时,由于日照市刚刚建立地级市不久,且国家对行政区划调整还仍然在冻结之中,加之日照经济基础薄弱,民政部担心设区带县会小马拉大车,带不动,明确要发展一段再说。《请示》从港口管理急需日照市升级。至此,万事俱备,就等民政部和国务院的决策了
在这一年里,市、区多次召开协调会,一线办公,现场调度推进,解决实际问题,为科创中心的顺利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各部门单位、后村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全力服务,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竣工仪式结束后,中人联控股管理有限公司、日照华通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日照尚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空港科创中心。从2018年7月1日正式开工,到空港科创中心主体竣工,共历时一年时间。
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已有3家企业签约入驻主流日照讯7月1日,空港经济开发区举行科创中心主体竣工及企业入驻签约仪式,以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向建党98周年献礼。(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潘振鹏)。